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受理

地址:17号楼305办公室

电话:0357-5909025

邮箱:xdwlxyoffice@163.com

信息公开监督

地址:17号楼307办公室

电话:0357-5909025

教学质量信息TEACHING INFORM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特色专业建设情... >> 正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年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
发布时间:2016/11/29     阅读次数:4402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申 报 书




学 校 名 称: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

专 业 名 称汉语言文学

专 业 代 码 050101

填 报 日 期 201411

专 业 网 址http://202.207.160.15/change/

xyxs/xdwlxy//menu17_0.htm



山西省教育厅高教处

0一四年十月


填 写 说 明


1、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3、申报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一、简表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

修业年限

4

专业代码

050101

专业类别

文史类

本专业设置时间

2003年

近三年毕业生数

1032

2014年入学人数数

414

现有在校生数

1887

集团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

45

项目负责人(带头人)基本情况

姓 名

石国伟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4年3月

学 位

博士

学 历

博士研究生

所学专业

戏剧戏曲学

毕业院校

best365网页版登录

职 称

副教授

职 务

系主任

所在学校通讯地址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解放东路85号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

电 话

办公:0357—3013896 手机:13935755485

电子信箱

13935755485@126.com

邮政编码

041004

负责人(带头人)近五年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成果

1.课程名称:民间文学

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2009级5个班员工

人数:300

2.课程名称:民间文学

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2010级5个班员工

人数:307



3.课程名称:民俗学

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2009级5个班员工

人数:300

4.课程名称:民间文学

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2011级6个班员工

人数:370

5.课程名称:民俗学

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2010级6个班员工

人数:374

6.课程名称:民间文学

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2012级6个班员工

人数:335

7.课程名称:民俗学

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2012级9个班、编辑出版学2012级1个班员工

人数:526

8. 课程名称:民间文学

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2013级7个班员工

人数:360

9.课程名称:民俗学

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2013级10个班员工

人数:514


二、科研成果

1.发表科研论文

(1)《东岳信仰的传承及其地方社会的影响——以山西地区为例》,《宗教学研究》(CSSCI),2009年第1期。

(2)《东岳信仰的人类学分析——以山西蒲县地区为个案》,《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

(3)《山西岚县白龙庙碑刻考》,《中华戏曲》(CSSCI),第41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4)《山西谢雨演剧习俗初探》,《中华戏曲》(CSSCI),第44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

(5)《山西地区泰山信仰的初步考察》,《泰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

(6)《大学语文教学中地方文化的开发和利用》,《现代语文》2012年第6期。

(7)《山西交城乐班习俗活动调查与研究》,《北方文学》2014年第1期。

2.出版专著

(1)《生存策略——山西祈雨习俗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3.主持项目:

(1)《<民间文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校级教改课题

(2)《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山西水神崇拜研究》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3)《民俗学视野下的山西祈雨与演剧研究》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4.获奖

(1)《地方高校历史教育办学特色的研究与实践》获得2010年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四参与人)

二、专业建设目标、思路、 方案及成果预测

2.1专业建设目标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独立学院中师范类专业设置较早的专业,是山西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的重要基地,2014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我们的建设目标是: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团队队伍建设为保障,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动力,努力探索适应教育和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基础教育以及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凸显其教师教育特色、地方文化特色,巩固本专业在全省独立院校的领先地位,把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成山西省知名的特色专业。

2.2建设思路

目前,山西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职前培养方面的突出问题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存在明显距离,导致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存在较大缺陷,难以适应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为此,我们的专业建设思路是:牢牢把握为山西省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语文教师的办学方向,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为保障,构建以促进知识创新和能力培养为主导目标的教学方法改革,以彰显教师教育和地方文化特色,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省内外同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规范。

2.3建设方案

2.3.1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山西是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我们要调整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熟悉和热爱山西地方文化、能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地方文化,认真汲取地方文化的思想精华,并能在基础教育中渗透地方文化之精神,为文化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应用型人才。

2.3.2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青年人才引进应当考虑新兴学科的培养,青年教师进修深造,不再局限于传统学科,要注意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在职教师利用指导教育实习的机会,真正走出去,深入基层,在基层学校任课,了解课改需求,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聘请中小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及相关文化领域的优秀人才到学校兼职授课,形成校内、校外良好的交流和互动机制,以有良好素养的骨干教师为带头人,建立稳定的、学位职称结构合理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以保证特色专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2.3.3构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自招生以来,本专业紧紧围绕“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的人才培养要求,先后5次修订培养方案,制定出符合员工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计划;通过修订,新制定的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要求。最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严格按照教育部本科课程设置的要求,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结合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仅拥有上古传说的名人,而且有众多的历代文化名人的深厚地方文化资源的情况,以山西地方文化为依托,通过选修课的形式贯穿到本科教学中,通过课程学习不仅强化了员工的专业方向意识,而且满足了三本员工学习的需要,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学有所专、学有所长的应用型人才。

2.3.4倡导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狠抓教学质量。本专业教师把狠抓教学质量,改革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全系教学工作的重点,开展教学研讨课、青年教师公开课等教学活动形式,明确本科教学的重点。通过走出去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不断开阔教师的学术视野,也通过请进来的方式,2011至2014年组织60余场学术讲座,先后聘请华东师范大学陈勤建、中国人民大学曾艳兵、天津师范大学塘沽学院常务副经理孟昭毅等著名学者给师生作报告,拓展了我系师生的专业视野。围绕本科教学改革,我系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把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视作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突破口,在教学内容上汲取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拓宽员工的学术视野,使研究性学习和师生互动成为本科教学的主流。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运用,调动三本这些不爱学习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

2.3.5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强化专业技能,突出专业特色。目前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工作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作为师范教育专业,我系高度始终重视实践教学,这也是我系进一步强化员工专业技能、体现专业特色的有效探索。增加实践课的学分,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员工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胜任语文教学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围绕教师教育的特色组织形式多样的语文教师素质竞赛活动;贯彻落实学校3.5+0.5的办学模式,加大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管理力度,巩固、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保证员工一个学期的实习时间;继续做好顶岗支教工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用人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参与的员工考核和评价机制,使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更好的结合。

2.4成果预测

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与建设,使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更加符合独立学院师范类专业的公司产品规律,更加突显教师教育特色,更加突出地方文化特色。近三年内争取做到:

2.4.1建设1-2门省级精品课程。

2.4.2建设1-2个省级教学团队。

2.4.3省级教学名师人数达到3-4名。

2.4.4争取1-3项省级教改课题。

2.4.5编写出5部高规格高质量的介绍和传播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选修课教材。

2.4.6发表20余篇研究教改的论文。














三、基础与改革

3.1 教学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团队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等内容)

3.1.1人才培养模式

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按照“以员工为本,以育人为本”的原则,本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全面推行“3.5+0.5”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倡导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坚持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并重,突出我专业教师教育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色,着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师教育水平。注重对员工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各教学环节的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连续性;将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实现。

3.1.2团队队伍建设

作为学院第一批招生的本科专业,团队队伍的建设成为学院关注和系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从2003年招收本科至今,我系采取培养和引进的办法不断优化团队队伍的结构,使之和学校应用型本科的定位相适应,安排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较高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为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团队及应用型应用人才奠定基础。

本专业现有教师82人,专职行政管理人员4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23人,讲师4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44%;具有博士学位57人、硕士学位17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了90%;50岁以下的教师占到了81.7%;在学缘方面,73.5%的教师都曾经在全国各个大学院校进行学习并取得硕士以上学位。每个方向的专业带头人都具有副教授以上的职称,并且形成了合理的老中青梯队,经过多年的建设,已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水平较高、团结合作的专业教师队伍。

3.1.3人才培养质量

文理学院中文系从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员工开始,已毕业员工达2400余人,我系员工通过自己的表现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有一大批员工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有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机关,有参加教师招聘成为中小教师,也有成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毕业员工为山西省的基础教育和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3.1.3.1重视员工基本理论与技能的培养

近年来通过强化教学质量意识,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和全面人才质量观念,注重公司产品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员工基本理论与技能的实际水平逐年提升。主要表现在毕业生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实践工作能力强。重视教师技能培训,培养未来合格教师。作为教学工作和联系我们一项主要内容,每学年通过组织教师技能竞赛,挖掘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教师基本技能。

3.1.3.2注重员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

注重员工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使员工较早较多地参与老师的科学研究。依据本专业员工的特点,积极组织员工申报校级和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挑战杯”、“创青春”创业大赛、青年员工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和以校园文化为主的各种形式的课外文化创新活动。通过集中实习、顶岗支教、课外各种活动、学年论文写作等形式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员工刘晓棠、韩旭、刘悦等在《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教育》、《火花》、《岁月》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附:1:汉语言文学专业员工各类获奖情况(部分)

时间

姓名

奖项

等级

2011


张天一 周大雯等

公司“思维与口才”老员工辩论赛

一等奖

2011

尚丽萍

公司教师素质大赛

一等奖

2011

汤兴

公司教师素质大赛

二等奖

2011

闫雪静

公司教师素质大赛

二等奖

2011

张良君

赴日、韩实习选拔赛

一等奖

2011

王蕾

赴日、韩实习选拔赛

二等奖

2011

张冬枝

赴日、韩实习选拔赛

三等奖

2011

李星云

浮山县教育局演讲比赛

三等奖

2012

任晋芳

公司教师素质大赛

一等奖

2012

高李娅、刘潇

山西省“三支一扶”计划


2012

张媛等

公司“思维与口才”老员工辩论赛

第一名

2013

张媛

外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山西赛区

三等奖

2013

刘佳琪

公司年教师素质大赛

一等奖

2014

秦嘉瑶

外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选拨赛

二等奖

2014

宫一廷

外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选拨赛

二等奖

2014

郑 云

外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选拨赛

优胜奖

2014

张泽辉、刘佳琪

公司教师素质大赛

团体第二名


附表2:汉语言文学专业近几年员工发表作品和论文(部分)

专班级

作品名称

刊物名称

期刊号

焦 星

中文0801

《仓皇过往》

《太行晚报》

2011年115期9版

郭晓君

中文0802

《乡宁-云丘山旅游风景区开门迎客》

《山西经济日报》

2011年3月

郭晓君

中文0802

《小议元代杂剧》

《阳泉晚报》

2011年7月

郭晓君

中文0802

《盛唐唐诗--中华文化之巅》

《新盂县》

2011年7月

郭晓君

中文0802

《品精美宋词》

《阳泉晚报》

2011年7月

刘 悦

中文0803

《由“女驸马”谈清代科举制度》

《山西教育》

2011年10月

刘 悦

中文0803

《熟语中的古代科举》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2月

李钰涵

中文0804

《刍议儒家思想的社会学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科教论坛》

2011年第9期

李钰涵

中文0804

《边城》中“家园”原型的文化内涵

《科教新时代》

2012年第4期

张少琼

中文0804

《身份的迷失与追寻--苏童<问岸>解读》

《科教论坛》

2011年第10期

董 伟

中文0805

《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探析》

《新课程杂志》

2012年第2期

张晶华

中文0805

《刍议闻一多诗歌中的“民族中国”》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2012年第2期

刘晓棠

中文0901

《由发生地点看<聊斋志异>的桃花源模式》

《岁月》

2011年第3期

韩 旭

中文0901

《圆明园—中国历史文化的结晶》

《火花》

2011年第4期

温瑞青

中文0903

《以<相思>等为例品王维之相思》

《文学教育》

2011年第8期

刘 波

中文0903

《古墓悲歌--乱世时期的盗墓》

《科学导报 学术报》

2011年41期15版

任晓宁

中文0904

《曹操为何一生没有称帝》

《科学导报》

2011年12期14版

陶 星

中文0904

《血色浪漫的消解与抚慰》

《山西师大学报专刊》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8卷

李 遂

中文1005

《文学中的司法》

《山西司法》

2013年第5期

王亚男

中文1005

《论〈聊斋志异〉对狐文化的传承》

《青春岁月》

2013年第17期

原野菁

中文1005

《山西交城乐班习俗调查与研究》

《北方文学》

2014年第1期

李 萍

中文1103

《晋南地区春节传统民俗探微》

《北方文学》

2014年第3期

张 涵

中文1103

《浅忻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在身上的体现》

《北方文学》

2013年第3期


3.1.3.3加强毕业论文质量监控

按照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规范和写作要求》、《毕业论文选题及评价标准》组织实施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员工参照《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与选题指南》选题。毕业论文的选题做到了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论文题目具有专业特色,并能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内外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相结合,体现专业性、科学性。

实行“开题答辩制度”,根据员工论文选题方向配备指导教师,员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熟悉研究选题的现状,选择自己的研究角度,撰写开题报告,系里老师组成答辩小组对员工的开题进行答辩,从选题、论文提纲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实行“中期检查答辩制度”,在员工开题后的一个半月,进行中期检查,系里老师组成答辩小组,员工就论文的结构、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作陈述,并回答答辩老师提问,中期检查答辩保证员工论文的正常进度,也给员工完成论文提供好的建议。

员工全部完成论文写作后,先进行论文抄袭率检测,如超过20%,需要修改后再检测,合格后方能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中文系成立论文答辩委员会,并按教研室成立答辩小组,严格程序,本着对员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答辩和成绩评定;毕业论文成绩实行答辩评定制,成绩实行四级制。即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优秀控制在10%以内,有一定数量不及格论文。

3.1.4社会评价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设置以来,生源情况一直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我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属较热门专业之一。2003年以来,本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每年第一志愿录取比例达100%,2013年、2014年我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报到率达95%。10多年来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2400余名本科毕业生,为山西的基础教育、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学校各专业前列,毕业生深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有20%的员工升入211、985院校及地方院校攻读硕士学位。据用人单位的反馈和我们在全省中学的调查显示,我专业毕业生享有较高的声誉,社会评价良好。

3.2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制度、课程与教材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场所与项目、主要仪器设备名称与数量等方面内容)

3.2.1教学管理制度

我系专门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在近三年的运行中,效果明显。本专业的管理制度有:《中文系教师职责》、《中文系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暂行规定》、《青年教师任课资格》、《新进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条例》、《教案编写要求和评选办法》、《教材使用条例》、《毕业论文选题及评价标准》、《毕业论文教学规范和写作要求》、《教师平时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员工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于课堂教学,严格把好常规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质量关:下达教学安排——确定任课教师、教材——安排课表——教师备课——教师开课准备(提交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师授课过程监督(包括院系领导日常听课、集体观摩、评课)——期末考试(教师提交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等)——试卷评定——成绩上网——教师提交本课程的相关文件,资料存档。这一过程保证了教学管理有序进行。

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到位,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保证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各项教学活动良性运转。我们将在已有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规范,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3.2.2课程与教材建设

近年来,我们结合山西地方文化特色,利用自己的专业的优势,把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重点放在专业选修课程上,形成地方文化和教师教育特色课程模块。在山西省独立院校中最早开设民间文学、民俗学课程;古代文学、现代汉语都相继开设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专业选修课。除此之外,还开设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和中学语文教学论,这是师范类专业发展的重要课程。在已有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加大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力度。各教学团队开设选修课程的同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编写与各教学团队研究方向一致的选修课教材。构建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教师教育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在推进课程建设的同时,我们还立足本系教学实际,大量选用教育部规定和推荐的优秀教材,专业主干课全部采用部颁教材。经过多年建设,已形成“开展课题研究,服务基础教育,促进本科教学改革”的地方文化特色与教师教育特色。







































(可另附页)



四、建设保障

4.1集团的支持保障措施

长期以来,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工作,把专业建设作为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专业建设工作由主管教学副经理领导,教学部负责,专业建设小组具体实施。为保障专业建设工作的实施,学院明确把专业建设工程作为主要内容列入学院工作计划,先后制定了相应的建设与管理文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专业建设体系,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4.1.1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把专业特色的形成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重点建设和扶植学术水平高、团队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教学基础条件好、社会适应面广、具有地方特色和社会效益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为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把“形成特色明显的、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专业,加快形成我系专业建设、专业教学改革的亮点和特色”作为专业建设的目标。

4.1.2我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年成为校级特色专业,学校对专业建设项目的经费投入作了详细的规划,对投入经费的使用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每年都在年度预算中确保项目建设经费。

4.1.3对建设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对取得建设成效的项目,待遇等同学院公司产品成果奖,给予建设团队奖励,在课程建设、教师进修、晋职、岗位考核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并在年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上给予一定的倾斜。

4.1.4加强对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工作的监控与管理,定期进行对特色专业建设点的检查与评估,确保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工作取得成效并达到既定目标。



4.2经费预算表

支出科目

(含配套经费)

金额

(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1.

团队队伍建设

15万

教师进修、学术交流、参加培训

2.

课程教材建设

10万

精品课程、教材建设

3.

图书资料建设

5万

购置图书

4.

教学改革

5万

研讨会、项目、论文

5.

员工实践、创新能力建设

4万

资助员工参加学术研究、实践活动

6.

其他费用

1万

与专业建设相关的不可估计费用

7.




8.




合计

40万


五、学校学术委员会意见




文理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品牌专业。该专业团队力量雄厚,教学团队结构合理,科研及教改成果丰硕,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地方特色鲜明突出,是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符合省级特色专业申报条件。




主任签字:


2014年 11 月26 日



六、学校审核、推荐意见







情况属实,同意推荐







(盖 章) 学校领导签字:


2014 年  11 月 28 日

七、省评审专家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